返回第464章决战(四)  河边草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唐军的骚乱把李破也吓了一条。

他真的是没想到唐军连一个晚上都没撑过去,而且还在没有受到任何攻击的时候,便陷入了内乱当中。

这样的事情他在辽东没见过,在云中草原没见过,在河北幽州同样没见到过……

当然,这和他从军以来,从来没有接触过剿匪战事有关。

风起云涌的隋末农民起义到了现在这个时节,已然步入尾声,天下诸侯其实除了河北窦建德,西北李轨还算根正苗红以外,其他人就都有着来历了。

而李破之前所经历的战事,对敌的都是些什么人呢。

突厥部族骑兵,幽州边军,这些军伍都有着其强大之处,若非被李破连连突袭得手,他们绝对不会如唐军般这么脆弱。

可以说,李神通所率大军其实是地道的中原地方军旅,在这几个月的战事当中,表现出来的诸般特点也和地方军旅保持一致。

有着一定的战斗力,却不会跟顽强敢战,胜而不骄,败而不馁的强军扯不上什么关系。

除了人数众多之外,和并代大军这样的边军相比,可谓是一无是处,和当年对上官军的义军们也没什么区别。

如果唐军和并代大军的步军相遇,可能还会相持一些时日,毕竟并代步军成军时日还短嘛,可结果其实也不会有太多不同,并代步军的底子同样不是唐军所能比拟的。

而先受到并代大军骑军重创,接着又遭十数万骑步大军围困的时候,唐军几乎是一下就崩溃了开来。

大军主帅李神通想要私逃,那么大军各部将领有什么心思也就都不用奇怪了。

当然,没有河南降军在的话,唐军可能会在白日里溃散开来,可有了徐世勣等这些心狠手辣,从来都将自己的生死放在头一位的家伙们,唐军的崩溃也就提前了。

对于李破而言,这是此战当中最后一场意外。

而已经领兵征战多年的他,当机立断之处并不比徐世勣等人稍差,听了禀报之后惊了惊,几乎没什么犹豫,立即便传令大军各部点燃火把。

夜战的凶险之处他自然清楚,当年在风雪严寒之中,近万突厥人已是强弩之末,在临到天明时他派军突袭,突厥人自然是被打蒙了,可他派出去的五百兵卒也是损伤大半儿。

这就是夜战,残酷而又危险至极,很难想象演义里面将趁夜偷袭当成家常便饭的情景……

所以,这个时候他发下的军令不是趁乱进攻,而是点燃火把,谨守营盘,让敌军无隙可乘。

大军主帅的决定明智不明智,看的其实是结果。

唐军营地四周的黑暗之中,陆续亮起火把,从天空望下去,景象非常壮观。

实际上,这也确实是晋地战事当中,能排进前几位的一场大战,数十万人在并州南部的山川旷野之中纠缠往来,尔虞我诈之间,抛洒了无数的鲜血,终于在这个晚上有了一个结果。

徐世勣派出来的几队人很快被陆续带到了李破面前。

徐世勣的大名,李破自然晓得,只是他对这些在河南杀的六亲不认的家伙没什么好感,像是李密,王世充之辈,其实早早就上了他的黑名单。

在打算起兵南下的时候,你要问他最想拿谁来开刀,李渊其实要排在后面,他最想弄死的其实就是王世充,李密,和河北的那些草头王们。

别提什么门阀或是义军,在他看来这些不管不顾,杀的遍地白骨的家伙,都挺该死的,所以,罗艺和宋金刚之流在别人面前或许有着很大的价值,可在他面前却没什么活路可言,轻描淡写间便已人头落地。

徐世勣……李破琢磨了一下,按照现在的情形,把徐世勣等人围歼在汾水河畔,也许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,和之前杀罗艺,宋金刚,或者是刘武周等人并无不同,名人效应在他这里行不通。

唯一能让他杀心稍止的恐怕不是徐世勣的名声或是其人的才能,只在于一个对待降人的姿态上。

根本不用想,起兵南下之后他会遇到各色各样的降人,徐世勣不是第一个,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
他要怎么处置那些他厌恶的人?是兼收并蓄还是一路杀过去?

这个时候,人才的考量其实都被他放在了后面,如何招降纳叛,又该怎么对待这些降人,才是他考虑的重点。

其实不用怎么去深思熟虑,一个隐约已经在困扰着他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,随着地盘的扩大,他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来辅助。

在这个层面上看,张伦和徐世勣没什么区别,症结所在其实不是杀于不杀,而是如何甄别运用这些人才,让他们能尽心尽力的为他出谋划策,领兵征伐,而非是像他们之前一样,将忠诚两个字给就饭吃了。

当然,这个问题还需要他思索很久才能成熟起来,他现在要做的,只是接受一位降人的投诚而已。

之后他也在心里不甘的小小期盼了一下,唐军大营现在这么乱,说不定那些狗屁倒槽的河南豪杰们就都去见了阎王呢。

事实证明,好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